三国艺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一键登录:

三国艺苑 首页 原创 品论 查看内容

诸葛亮都是怎样成功进行自我推介的

2019-9-20 18:39| 发布者: 三国艺苑| 查看: 1447| 评论: 0

摘要: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丞相,先后辅佐过刘备、刘禅两位蜀国君主,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不世功勋。尤其在刘备死后,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,实际就是他在撑起蜀汉政权这片天。在三国当中,蜀汉建立最晚,地 ...

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丞相,先后辅佐过刘备、刘禅两位蜀国君主,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不世功勋。尤其在刘备死后,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,实际就是他在撑起蜀汉政权这片天。在三国当中,蜀汉建立最晚,地域也不是最大,人口又是最少,蜀国能够立足天下,且在某些方面还处于攻势,诸葛亮也是居功至伟。后世之人更是对诸葛亮推崇有加,把他看成是最著名的丞相之一、最忠心的顾命大臣,是智慧的化身,就连那个被称作是“少年天才”的诸葛恪也只能是诸葛亮的侄子。诸葛亮的功绩是应该给予肯定的。不过,有一种现象也应该看到,诸葛亮的一些功绩是他自己说出来的。尽管这可能也是实事,但也不可否认,诸葛亮在自我宣传推销方面也是一个高手,可以说,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最善于自我推销之人。

自比管仲乐毅

在遇见刘备以前,诸葛亮在南阳耕田读书,用他自己的话说,就是南阳的一个平民百姓。但就是这样一个年少书生,却“经常把自己比作是管仲乐毅”。管仲是古代名相,乐毅是战国名将,诸葛亮以这两个人自比,当时的人大多都不认可。管仲在辅佐齐桓公之前就已经在辅佐公子纠。当时,公子纠也准备回国继承君位,管仲告诉他,公子小白是他当上齐国国君的主要障碍,于是,他要提前下手将小白除掉。事情虽然不成,小白当上了国君(齐桓公),但管仲的智慧眼光已经有所表现。乐毅在统帅五国军队伐齐之前,已经在赵国、魏国当官,到了燕国更是被任命为亚卿,而这时的诸葛亮,只不过是一个“布衣”,这就难怪大多数人不认可他这种自比。不过,不是所有的人都不认可他自比管仲、乐毅,他的两个好朋友崔州平、徐庶却非常认可。这就足够了,正是徐庶的推荐,诸葛亮才会引起刘备的重视。不管是认可还是不认可,都说明,诸葛亮的自我宣传推介已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。假如诸葛亮不是把自己比作这两个人,他在荆襄地区能有那么高的知名度吗?假如只是一个毫无名气的文学青年,刘备又怎会经一个人的推荐就会屈尊去见他呢?

三顾茅庐

三顾茅庐是说刘备屯兵新野时,得到了谋士徐庶,非常器重,徐庶却对刘备说,诸葛亮是卧龙,您难道不想见见他吗?刘备说,那你就约他一起来吧。徐庶说,这个人只能您自己去请,不可能自己送上门来。希望将军屈尊前往。于是,刘备造访诸葛亮,一共去了三次,才见到诸葛亮。

不过,这件事情古今就有不同的看法。有人说是诸葛亮先见的刘备,依据是《魏略》等史书明确记载了诸葛亮见刘备这件事。我们姑且把这件事看作是真实发生过的事实,那么,在浩繁的历史资料当中,作为一部正史的《三国志》,本来就是惜字如金,为什么要记载这样一个谁见谁的小事件呢?还有,说清楚谁见谁也就罢了,为什么还要说明是见了三次呢?关键在于,这件事情是写在诸葛亮给刘禅的奏章中,也就是后人称之为《出师表》的那篇文章。或许有人要说,这件事情是记载在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里的。但问题正在于此,如果没有《出师表》当中的“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”这段文字,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会不会记载谁见谁这件事情?

三分天下

三顾茅庐,刘备见诸葛亮干什么呢?《出师表》当中同样说了,“咨臣以当世之事”。大概是谈得很高兴,所以诸葛亮才“由是感激”,答应刘备让其“驱使”。两个人谈话的内容,被后人称之为“隆中对”,其中心内容就是指明了天下三分的大势,让刘备看清了自己的战略发展方向。诸葛亮的话是这样说的:“今操已拥百万之师,挟天子而令诸侯,此诚不可与争锋。孙权据有江东,已历三世,国险而民附,贤能为之用,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。荆州北据汉、沔,利尽南海,东连吴会,西通巴、蜀,此用武之国,而其主不能守,此殆天所以资将军,将军岂有意乎?……益州险塞,沃野千里,天府之土,……若跨有荆益,保其岩阻,西和诸戎,南抚夷越,外结好孙权,内修政理;……诚如是,则霸业可成,汉室可兴矣。”然而,在此之前,东吴的鲁肃也提出了同样的见解。鲁肃对孙权说:“……汉室不可复兴,曹操不可卒除。为将军计,惟有鼎足江东,以观天下之衅。规模如此,亦自无嫌。何者?北方诚多务也。因其多务,剿除黄祖,进伐刘表,竟长江所极,据而有之,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。”两人的区别只在于,诸葛亮的三分天下,将荆州和益州放在了一起。

说这段话只是要表明,当时看明白天下三分的并不是诸葛亮一人。在《出师表》当中,诸葛亮虽然没有将这件事情大肆渲染,但他显然就是以此把自己定位在和刘备一起创建了蜀汉,因此才有后面的“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”。而实际上,直到四年以后,刘备攻下了成都,诸葛亮才被任命为“军师将军”。再过十年,刘备登基当了皇帝,诸葛亮才成为丞相。

托孤事情

蜀汉章武三年(前223),刘备死于白帝城。临终前,刘备把诸葛亮从成都招来,嘱以后事,也就是把皇帝之位传给刘禅,因为刘禅只有十七岁,所以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,俗称托孤。不过,托孤重臣还有一个李严。李严在刘备时期就已经官拜尚书令,加辅汉将军;到了刘禅登基,更是以李严为中都护,“统内外军事”。可是,一个《出师表》当中,却并没有出现李严的名字,仅仅凭这篇文字,总让人觉得托孤只托给诸葛亮一人。作为一份奏章,只说自己的事情不是说不可以,问题是《出师表》中有好多大臣的名字出现,到了“托付”一事,就没有他人的名字出现了。

《出师表》所涉内容

《出师表》是诸葛亮向皇帝刘禅所上的奏章,意思是他要北伐魏国,开启复兴汉室,统一全国的征程。用现在的话说,这就是一份请示报告,只要说明白北伐的目的,让刘禅批准就是了。但在这份奏章中,诸葛亮却大篇幅的在“教导”刘禅。这也没有办法,谁让刘备临终让儿子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诸葛亮(事之如父)呢!但是,诸葛亮却没有忘记宣传自己这二十一年来的功绩。还有那句“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”,会让人觉得是诸葛亮不想出来做事,是刘备死乞白赖非让他出来不可。出来了,帮你刘家开辟了三分天下有其一还不行,还得再受累辅佐下一代小主子,恢复汉家天下。只是让人搞不懂了,既然“不求闻达于诸侯”,又何必要“每自比于管仲、乐毅”?管仲、乐毅可是都在积极推销自己的!

诸葛亮这般为自己评功买好,为什么后世没有人说三道四,反而把他看成是管仲、萧何一样的丞相呢?其原因有二,一是他所说的事情不虚,都是确有其事;二是他对蜀汉政权忠心耿耿,真正做了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。在那个时代,像诸葛亮一样的权臣,哪个不是虎视眈眈瞄着那个皇帝宝座!只有诸葛亮,既在认真干事,又忠心不二,更何况,他所辅佐的是个“扶不起”的主儿。这样的人,千古能有几人!正因为如此,人家把自己的功劳苦劳摆一摆又有何妨!


本文章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。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最新评论

相关分类

小黑屋|三国艺苑 ( 鲁ICP备2023037446号

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

GMT+8, 2024-3-29 19:34 , Processed in 0.159198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返回顶部